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2016~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建
2016~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建

  筑梦光与电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建   

  李建,男,汉族,1995年6月生,江苏徐州,20149月始就读于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担任光科14团支书职务。曾获校长奖学金(一等奖)、校优秀团干部等荣誉,在国家级刊物《物理学报》2017年第66期上发表论文1篇。

  获奖感言:无论明日,有多落魄,至少今日,没有蹉跎。

  在上大学之前,我对于光、电的认识,还局限于灯泡和闪电,小学课本中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天电”的举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两者的实用和神秘深深吸引着我,使我选择了这个专业。

  纵观所有的本科专业,几乎没有一个能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比,它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光,电,信息,科学,工程,一方面说明这是个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要想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广阔的知识面。这对于一个初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绝非易事。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专业课程逐渐增多,从大学物理到工程光学,从激光原理到光纤通信,我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这个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业背景。我逐渐产生了考研的念头,为了缩小与目标院校的要求的差距,我时常去他们官网查看他们相同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并与自己学校的方案做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并且有针对性的学习欠缺的专业基础课程,比如物理光学、光纤光学、电磁场理论等等。我还学习慕课上的专业课程,其中就包括《光纤光学》,主讲人从光通信的历史,讲到现代光纤通信,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到工程应用, 从数学公式到物理内涵再到工程应用,入木三分的讲述了光通信的基本理论。正是这门网课,让我对光纤通信,光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研究生期间要从事与光通信有关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也加深了我对已学课程的理解。

  对光科这种理工交叉的学科来说,只靠埋头看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走近科技前沿,只有跟着导师认认真真的做实验,搞科研,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专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对实验数据给出明确的解释,这才算是学以致用,才算是掌握了一门学科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做大量的实验,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还得学会使用各种科技软件,比如说MATLABoriginvisio等等,因此科研是一个综合能力的锻炼过程。我参加的科研小组做的是一个院级的科研项目《Nd:YVO4晶体的全固态连续自拉曼激光器理论研究》,这个科研项目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因为前期我们小组成员激光原理的课程还没学完,很多文献都无从下手,做实验收集的数据也不能高效的处理,所以一开始都在恶补基础知识还有一些软件的操作,使用。尤其是matlab编程还有origin的绘图标准,这点导师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前半年我们几乎是在疯狂的阅读文献,以及储备知识的过程中度过的。到了中期的做实验阶段,由于激光实验极为精密,对实验室的温度,湿度,超净间的净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经常是我们要在实验室等待很长时间环境条件才能符合要求,但是激光光路的构建也很复杂,稍有偏差就会失败,而且不同的光对于激光晶体的镀膜也有不同的要求,镀膜往往需要把晶体材料送到光学公司,一来一回也很浪费时间。这使得我们在实验上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实验很是一种修为和锻炼,包括对实验器材的熟悉,激光光路的熟悉,数据记录与处理的水平,对环境条件的掌握,这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幸好,我们在前期学了一些软件的使用,懂得绘图和 编程,这使得我们在最后写文章的时候进行的较为顺利,最终科创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结项了。

  在科研过程中,导师对实验环境的苛刻要求,实验数据的忠实态度,对科技作图规范的一丝不苟,直到最后修改文章精确到标点符号,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正是我在整个大学期间获益最深的东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大师云集的课堂,还有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能检验自己所学,而且能加深对社会人生的体察与思考,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很能锻炼沟通能力。连续三年的暑期实践,除大三的专业实习以外,我的团队都被评为扬州大学优秀团队,而且我们的团队在两年里主要考察了徐州,苏州两座城市的高等教育,企业(主要是光电企业),交通,市政等方面。在这种横向比较中,我们也得出了很多有用的结论,徐州是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但苏州的光电企业则蓬勃发展,最令人意外的是,苏州的工业园区还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联合开发的国际开发区,但是房价,消费水平都很高,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这些问题也非常的突出。

  最是青春烂漫时,唯有扬城不辜负。在扬大的几年里,大学对我的塑造是全方位的,是深刻的,我的变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未来会有更多的挑战,我都会凭着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坚持与努力,奋勇拼搏,一往无前。

  师长评语:李建同学在大学期间思想上积极进取,关心时政,既脚踏实地又心怀宽广;学习上勤奋刻苦,涉猎广泛,专业能力扎实,知识面广阔,有发散性思维,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担任班长期间,认真负责,组织协调能力出众。点评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周春开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电话:86-0514-87975466
邮箱:wlxy@yzu.edu.cn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