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正文
招生宣传| 物理学(含师范)专业解读

物理学(含师范)专业解读

1.选择扬州大学物理学(含师范)专业的理由

物理学(含师范)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中学物理教师及物理学领域专门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本专业1952年始创于扬州,1960年升格本科,拥有70余年办学历史和60余年本科培养经验,形成成熟培养模式,依托省内外实习基地提供丰富办学资源。专业以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支撑,获评江苏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及产教融合基地,拥有33名专任教师(教授14名),由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人才组成高水平师资团队。专业秉持“重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特色,培养出以院士、杰青、专家学者和人民教育家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在物理学研究及中学教学领域具有良好声誉。


2.专业问答(可选择使用)

Q1: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

物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

物理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

Q2: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培养拥有高尚品德与教育情怀;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物理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较强的物理学科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反思意识,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物理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拥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物理专业与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较强的物理教学与教育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合格中学物理教师。

Q3:学习本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物理学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如下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物理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物理应用的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物理学(师范)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如下素质: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理解并认同教师职业,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有志于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事业。把育人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心。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懂得并力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人格,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具有健康的体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Q4: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在物理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数学基础不扎实,需要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数学与物理结合能力不强,将数学工具应用于物理问题时,理解其物理意义可能具有挑战性。(2)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涵盖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内容繁多,有时需要化学、材料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增加了学习难度。(3)学生的自我能力和时间管理存在困难,课程内容多,作业和实验报告耗时,时间管理压力大,高年级学生需进行科研项目,平衡课程与科研任务较难。(4)心理调节能力不强引起的学习困难,物理学专业竞争大,学生可能面临较大心理压力,面对复杂问题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挫败感。

3.毕业就业(升学)情况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8%,研究生升学率在40%左右。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电话:86-0514-87975466
邮箱:wlxy@yzu.edu.cn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