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070200)
1.“理论物理”:研究引力与黑洞物理,以及与暗能量、暗物质相关的宇宙学问题;探索宇宙物质的起源和引力波探测;研究引力的全息对偶及其在强耦合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超冷原子系统和量子磁性系统等强关联系统中的新奇量子现象。
2.“凝聚态物理”:研究多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及相关物理,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及相关应用;研究纳米磁性异质材料结构及其相关性质;研究低维超导材料的超导机理和非常规超导的配对机理及输运性质。
3.“计算物理”:利用统计物理学方法研究水的循环动力学过程,建立区域大气水分循环动力统计降水预测模型;研究纳米受限空间中水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导致的生物效应;研究非平衡体系的电、能量等输运特征;利用经典与量子方法对材料进行计算,预测新型材料。
4.“光电材料”:研究半导体光电材料的微结构、制备方法实现可控制备;研究低维结构材料的量子限制效应与表面效应;研究有机光电器件的界面态性质、载流子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传输机理;研究材料在半导体照明、高频介电性能和电容性能等新兴器件应用。
电子信息(085400)
1.“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半导体材料及低维度强关联电子材料(超导材料、电池材料、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等)的单晶、多晶和薄膜的生长及其物性。将研究低维结构材料在传感、光电池、光存储,以及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原型器件特性研究。
2.“光纤与光电子技术”:研究纤维光学元件、器件或系统以实现一种独特的应用功能,研究光电子器件或系统以实现一种独特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应该是用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如基于光纤光栅器件或系统、各种光纤激光器、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有源器件或系统。
3.“光电器件与工程应用”:光电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其光电互联技术开发应用。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和充电系统的研究,基于视觉传感器与激光雷达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车辆检测方法;基于矩阵变换器的电动机调速节能装置的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
4.“人工智能在材料设计及物理、气候等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的方法,在材料信息学的方法下,借助于GPU加速计算研究对新材料的电子、传热等多方面的设计;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研究物理相变,气候的智能预测等应用。
学科教学(物理)(045105)
1.“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该方向主要针对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研究、中学物理学习心理研究、中学物理教材编制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研究、中学物理竞赛与课外活动研究等。
2.“中学物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研究”:该方向主要针对运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工具革新中学物理教学手段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中学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研究性教学的整合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合研究。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