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院青年的理论素养与综合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5 月16日,我院邀请扬州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马颖老师在瘦西湖校区8号楼S205会议室,以“协同聚力,全面赋能:从精准资助到资助育人”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团课,这也是我院青年共产主义学校2025年春学期培训班的第二讲。本次团课面向2025年3月经班级推优选拔出的全体同学,由我院辅导员华如楠老师主持。
团课伊始,马颖老师紧密围绕教育部文件精神,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学生资助的丰富内涵。她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资助工作已实现从“保障型”到“发展型”的转变,呈现出“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双轮驱动的新态势。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精准识别”“临时救助”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机制,确保资助政策能够精准覆盖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进而构建起“解围—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随后,马颖老师将重点聚焦于“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项目,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分享了丰富的实践案例。该项目通过精心选聘品学兼优的受助学生担任政策宣传员,鼓励他们深入班级、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传递资助政策的温暖与力量。马颖老师热情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到资助宣传工作中来,为资助政策的普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场还展示了往届宣传大使的感人事迹,如受助学生毕业后返乡支教、创业反哺社会等,这些鲜活的案例充分彰显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显著成效与深远影响。
在团课的最后环节,马颖老师全面介绍了我校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对资助认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以及“奖、助、勤、补、免”七位一体的资助网络进行了细致解读。她指出,学校已构建起“一体两翼”的多维发展格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此外,我校院两级奖助项目双重体系的建立,进一步丰富了资助育人的载体与内涵,从学业、经济、思想、就业、心理等多个维度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助力学生实现人生梦想。
马颖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在场同学深刻领悟到资助工作背后“扶困”与“扶智”“扶志”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充分合理利用资助资源,努力提升自我,积极传承资助育人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协同聚力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努力成为心怀感恩、勇担使命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