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王孝群(85届)
王孝群(85届)

    王孝群,1985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理工科建设处处长、物理系教授。1985年09月至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硕、博士研究生;1989年10月至1992年11月于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东京工业大学物理系、德国马普复杂物理系统研究所、瑞士物理材料数值计算研究所、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等工作。2000年6月,作为中国科学院“海外引进杰出人才”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和物理学科指导教授。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2004年获得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入选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2007年以王孝群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人民大学“计算物理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中的应用”团队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创建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受聘《Communication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和《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编委;中国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教育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主要从事计算物理方法及其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转移矩阵重整化群方法,它已成为研究强关联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一种重要工具,合作编著《密度矩阵重整化》(Springer 1999)一部,对推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一种自旋能隙系统中关于杂质效应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Haldane系统的物理描述;系统地研究了自旋S=3/2和S=2链的临界特性;验证并解释了实验上自旋梯子方面实际材料的核磁共振弛豫率的交叉行为、比热的Schottky峰等反常行为;用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系统地研究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效应及其重要性意义。深入研究了受限超冷波色原子系统的束缚势阱效应,预言了束缚势阱产生一个新的能量尺度,在通常的超流-绝缘体相变的临界区域内会诱导出超冷玻色原子的量子化压缩过程。给出了单层石墨烯内禀输运特性的严格解。至今,发表论文约40篇,其中《物理评论快报》9篇,引用次数超过900次,其中单篇引用超过150次两篇。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电话:86-0514-87975466
邮箱:wlxy@yzu.edu.cn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